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鄂州Q345GJB钢带切割小件Q345GJB钢带

来源:鄂州企业旺旺日报网 更新时间:2024-06-05 08:34:50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自企业旺旺,请随意转发,本文编辑字数9918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7分钟前更新:关于鄂州Q345GJB钢带切割小件Q345GJB钢带的产品介绍、联系电话、产品报价、产品图片等信息,是由鄂州冉钢(山东)钢铁有限公司在企业旺旺提供的,newsLUBKrY6如果您对鄂州Q345GJB钢带切割小件Q345GJB钢带信息感兴趣可以联系他们,您也可以查看此供应商的商铺更多的产品信息.
基本参数
  • 现货加工

    激光切割

  • 钢材质量

  • 货物配发

    送货到厂

  • 质量

    正品

  • 加工服务

    定制

  • 用途

    机械加工






  1. 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 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 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 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 . 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 硬度

1) 无扩散性——马氏体转变是非扩散性转变,因而转变过程中没有成分变化,M的含碳量和原来A的相同。
2)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现象——由于原子不能进行扩散,因而晶格转变只能以切变的机制进行。
3)变温形成——M只有在不断降低温度的条件下,转变才能继续进行。
4)高速长大——马氏体生长速度极快,片间相撞容易在马氏体片内产生显裂纹。
5) 转变不完全——残余奥氏体A残——MS点越高,M越多,A残越少。Ms和Mf点的温度与冷却速度无关,主要取决于含碳量与合金元素的含量。如图所示: [3] 
  1. 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由于转变温度不同,过冷奥氏体将按不同机理转变成不同的组织(P、B、M)。转变类型主要取决于转变温度,但转变量和速度又与时间密切相关。
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表示温度、时间、和转变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
(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又叫C曲线,也称为TTT曲线。如图所示:
冷却方式:
1)等温冷却
合并图册
合并图册(2张)
2)连续冷却
1、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
等温转变曲线可以用金相法、膨胀法、电阻法和热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建立。

  1. 淬透性的基本概念
钢的淬透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钢在淬火时能够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淬透性是钢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性能,与冷却速度无关。
淬透性也叫可淬性,它取决于钢的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的大小。
二、淬透性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淬透性对钢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淬透的工件,表里性能均匀一致;未淬透时,表里性能存在差异。
淬透的工件经调质后由表及里都是回火索氏体,而未淬透的工件心部是片状索氏体和铁素体,尤其是韧性(ak)相差特别大。
不同的零件对淬透性要求不一样。如弹簧要求淬透,而齿轮即不要求淬透。
三、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影响钢的淬透性的决定性因素是临界冷却速度(vk),临界冷却速度越小,淬透性越大。影响因素有:
1、含碳量 :共析点附近淬透性好,远离S点差。
2、合金元素: 除Co外,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都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即提高钢的淬透性。
3、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钢的淬透性增大。
四、淬透性的测定和表示方法
未端淬火法GB225—88
钢的淬透性表示方法

(一)产量创历史高水平。2013年1-6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3.9亿吨,同比增长7.4%,增速较2012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前6个月,粗钢日均产量215.4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86亿吨水平。其中,2月份达到历史高的220.8万吨,3-6月份虽有回落,但仍保持在210万吨以上较高水平。分省区看,1-6月,河北、江苏两省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8%和13.2%,两省合计新增产量占全国2694万吨增量的42.4%,另有山西、辽宁、河南和云南等省增产也在100万吨以上。分企业类型看,1-6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5%,低于全国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但仍有60%的增产来自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
(二)钢材价格低位运行。2013年1-6月,国内钢材市场整体表现低迷。随着粗钢产能大幅释放,市场供需陷入失衡状态,钢材价格步入下降通道,已弱势下跌4个多月。截止2013年7月26日,钢材价格指数降到100.48点,低于年初6.6点。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的八个钢材品种价格比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跌幅5.7%。分品种来看,占我国钢材产量比重较大的建筑用线材、螺纹钢价格跌幅分别达4.9%和6.7%,中厚板和热轧卷板价格跌幅分别达5.7%和9.7%。
(三)钢材出口增长较快。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失衡刺激企业出口。1-6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069万吨,同比增长12.6%;进口钢材683万吨,下降1.8%,进口钢坯和钢锭32万吨,增长50%。将坯材折合粗钢,累计净出口2506万吨,同比增长17.3%,占我国粗钢产量的6.4%。从出口价格看,1-6月出口棒线材均价624.3美元/吨,同比下降18%;板材835.2美元/吨,同比下降2.8%。
(四)钢厂及社会库存高位运行。市场供需矛盾向流通领域蔓延,国内钢材库存延续上年末增长态势。到历史高的2252万吨,比上年高点增加351万吨,其中建筑钢材库存1432万吨,占库存总量的63.6%。之后,随着季节性消费增加,库存逐渐回落,7月26日降至1540万吨。市场供大于求也推高钢厂库存,3月中旬重点企业钢材库存创历史记录,达到1451万吨,同比增长29.7%,6月下旬降至1268万吨,仍比年初增长29.9%,比2012年同期增长11.4%。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