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范笑歌说“先得篆书者才可得书法真知”?

50102024/4/25 19:11: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我要回复
黑山文瑞2022/1/17 4:30:05

为什么出题如此混乱?先得篆书者才可知书法真知一说,不是现在的范笑歌说的。而是自古有之,怎么就成了范笑歌说呢?

比如,清人傳山云;{楷书不知篆隶,终为俗格,死路。}等等,虽然换了字眼,但意一样。古书论也常常提到学楷先学篆或隶之说等。

羊舌雅懿2022/1/17 4:30:05

图门乐2022/1/17 4:30:05

谢邀。学习篆书,对汉字字体的演变能循其流而溯其源,对书法当然有一定的裨益。通过学习和欣赏篆书可以把握中锋运笔,写出圆浑有力而富有弹性的线条。可以在结字方面获得开合,参差、疏密、布白的启发。但是不能认为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毕竟书体在演变中丰富了笔法。根据毛笔性能,这些笔法已基本固定下来了。古人云:用笔千古不变,结字因人而异。我们没有必要再从古字中去寻求原始笔法。结体也一样,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结字法。当然可以从其它字体中小有采撷,用来移花接木,稍有改变。如果不是出于创新,恐怕也不能搞得非驴非马。纵观历史,诸体兼善的书家如凤毛麟角,怎能说不写篆书就写不好其它书体呢? 纯属管见,仅供参考。

端木夏兰2022/1/17 4:30:06

范笑歌号称"书法宗师","中国浪漫主义画派领袖"!不知余是孤陋寡闻,还是其徒有虚名?!看了他的作品,有的中间有传统的继承(如:篆书),有的是自创字体,略显江湖!

范可能受西方画派理论的影响较深,提出的观点也比较西方。尽管其有些提法视角独特,但他所说的"先得篆书者可先得书法真知"是有一定道理的!篆书盛于秦,传说是秦相李斯所创,它是吸纳秦以前各种书体而加以统一的字体。要研究篆书,就务必要从《说文解字》中得知每个字的由来和书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字义,丰富自己关于文字出处方面的知识。这就是先学篆书的根本和优势。另外,先练篆书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控笔能力(因为写篆书是全中锋),把握字的基本结构。从这些方面讲,范笑歌说的没错!

但练习书法,由于环境不同,每个人的素养,认知不同,方法和步骡也不尽相同!可以先从楷书练,可以先从隶书练,还可以各种书体齐头并进!

以上仅为己见,供大家批评指正![祈祷][祈祷][祈祷][耶]



袈裟冰绿2022/1/17 4:30:06

史籀大篆

篆书是五种书体中最简单的一种,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可于篆书上耽搁太久的时日。

《汉书艺文志》记载:“《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作大篆。”注作:“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矣”。叙录又说:“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

这些记述,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但却记录了我国文字史上“史籀大篆”这一次文字改革。从简短的文字记载中,仍能看到“史籀大篆”这次文字改革的基本情况。

第一、“史籀大篆”这次文字改革发生在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781年间。这一时期正处于西周王朝的兴盛时期,这次文字改革的主持者是周宣王姬静。

第二、“史籀大篆”这次文字改革是由史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史籀这个人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就是他负责组织并实施了这次文字改革。史籀到底是人名还是官职称谓,两种说法史料中均有说词,均有其合理性,孰是孰非已无关紧要。

第三、“史籀大篆”这次文字改革的成果就是《史籀》这部字书,这部字书共计十五篇。

第四、在“史籀大篆”这次文字改革的同时,史籀还进行了书体改革,创制出了我国书法史上的第一种书体“大篆”。

公西灿2022/1/17 4:30:06

篆书一一真书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练习笔力,韧性和心态的平恒,线条的均衡度和手腕的控制力。至于说彖书与其它书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说法只是在某些方面与其它书法相似,但其实并不雷同。彖书的笔划不如其它书体笔划之流畅,表现的形式也不如其它书法丰富。彖书的最大弱点是书写慢,也不好认。

宗政莹琇2022/1/17 4:30:06

篆书是书法的基础,是学习其他字体开始的最简单的字体。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帮助练习者确立书法笔法的骨架,建立起书法应该有的笔力。因为篆书大部分笔画都是中锋行笔,中锋是中国书法的核心,是一切书法建立支撑起来的基础。有了中锋,书法也就有了根基,有了支撑点。

其次,篆书的笔画里横平、竖直、体正、对称,有变化而不多。如果想长远进步,学篆书最好,而且零基础,更容易入手。

篆隶也是书法史上楷书的基础,练好篆书是写好书法打好基础的关键。所以练习篆书是非常好的。

这是前段时间我写的草稿,因为没有练篆书,写楷书时还是捉襟见肘,掌握不好!所以深有感触!

赫连碧萱2022/1/17 4:30:06

也谢邀。这“先得篆书者可知书法真知”应不是范笑歌先生说的,只是在跟着说或巧合前人语;属强调一下,学书法要直溯源头,悟出了书艺发展规律。所以说有些说话也张冠李戴。比如:“实践出真知”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不是同一句话?“真知”即是“真正的道理”,前苏联领导人又悟出“真理上前一步就是谬论”,这就慢慢领了。

总之,学书之道,即是边学边悟就行了。

子车音华2022/1/17 4:30:07

我就是喜欢篆书


凤凰院兴文2022/1/17 4:30:0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实先得篆书者才可得书法真知之说并非范笑歌首创,古人早有此类说法。范笑歌也不过是总结前人说辞而传播之罢了。

但尽管只是传播,他这话也是很有道理的。正本溯源乃是我们学习任何技能的正确认知。我们的文字自甲骨文到篆书,再到隶书,然后楷书,行书乃至草书。就是这么个发展过程,而书法到篆书才算是真正的书法源头,所以从篆书练习开始,不仅使得自己的书法线条优美,更可以知道汉字的发展变化,写出来的字就会显得古朴流畅,美观大方。

我是书法爱好者,虽然提笔可以写,但由于没有练习过篆书,所以写出来的字总觉得缺乏味道,后来一书法界朋友更是在私聊当中毫不留情的指出来,让我回去好好练习三年篆书再来写字。根据他的意思,就是说我的字从线条到结构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虽然可以糊弄一下外行,但想以书法扬名立万,那还差远了。这话虽然说的不客气,但我心里很服气。因为他说的这些其实正是我一直感觉到的存在。

虽然我并没有靠书法扬名立万的打算,但还是想把自己的书法练好,所以很打算听他的话,好好练练篆书。但只是杂事太多,至今未曾开始罢了。

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样,想要学好一种技能,就一定要从源头学起,这样才能扎根正,不作怪。

不知大家以为如何?欢迎在评论区说出您的想法!

农民种地不赔钱!但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赚不了大钱。现在绝大部分农民已经把种地当成了副业,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主渠道是非农产业,种地一是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二是保持农民的本色。但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目标来看,发展规模农业是必然的结果。
31102022/1/17 4:29:56
土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有名气的,它既能做饭吃,又能做菜吃,还能做凉粉等,它的学名叫马铃薯,它的土名却叫洋芋,茄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而它的藤叫土豆秧,土豆秧还田是很好的有机肥,经过发酵后可以喂养牲畜 ,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土豆秧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给土豆块茎提供养分,特别是它花期的藤蔓,还可以传播花粉,促使土豆的结块。那么,我们把土豆秧尖割了会增产吗?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在土豆生长后期如果把土豆秧尖割了是会增产的1、当土豆秧生长到开花之后,我们在这个时候如果把它的尖割掉,同时也将它的花蕾和花苔都摘掉,这样就能促使土豆的养分更为集中,从而可以增加土豆块茎的生长。2、土豆秧的后期如果长势非常的好,我们在这个时候把土豆秧的尖割掉,并且每亩撒施300公斤左右的草木灰(农村含钾元素最多的就是草木灰,也就是烧柴做饭后的灰烬,这个咱们农民朋友几乎家家都有,它是一种用途广泛,成本低廉的有机肥科),这样做不仅能防止到收获的时候土豆少的可怜,就是我们说的光长秧,不长土豆的现象,又能给土豆补充了养分, 而且还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控旺的作用,抑制土豆秧的疯长,从而土豆就会结得更多。3、土豆秧在生长后期,特别是在成熟前的15天左右,我们还可以割掉土豆秧,这样还能节省一部分的养分消耗,有利于土豆块茎的膨大,从而提高产量。二、在土豆生长前期把土豆秧尖割了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减产在土豆秧生长的前期,土豆秧的营养生长是土豆块茎膨大的基础,如果在这个时候割掉土豆秧尖,这样不仅会影响土豆植株的正常生长,还会出现地上茎结薯的现象。这是因为旺盛生长的土豆秧多是细嫩组织,由于机械的损伤,向下输送营养的叶茎组织因受到机械损伤或因感染病菌引起土豆秧的生理紊乱,使营养物质不能向地下块茎输送,在这样的情况下,养分它无处积累,它就会在地上茎的叶腋间形成无食用价值的气生块茎叫气生薯。如果在前期这样的割掉土豆秧,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大大的造成减产。总之,我们常食的土豆,除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它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润肠通便和帮助机体及时排泄毒素。但土豆要想获得丰收,除科学管理外,还要在土豆生长后期把土豆秧尖割掉,促进营养物质集中到土豆块茎上来,从而达到充分提高产量的目的。你觉得对吗?
88102022/1/17 4:29:42